- 相關推薦
醫(y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難學的原因及其策略探究論文
《內科護理學》是一直是醫(yī)學高職院校教學重點、難點,主要原因包括課程本身學習難度大、醫(yī)院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不足、學生學習素質差,應注重實踐教學,改變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加大教師隊伍建設三個角度提升醫(yī)學高職院!秲瓤谱o理學》整體教學水平。
我國注冊護士已高達200萬,但從整體上看,護士占總人口比重仍遠低于發(fā)達國家,仍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護士的主要單位,但因整體教學水平參次不齊,培養(yǎng)出來的護士綜合護理水平差強人意!秲瓤谱o理學》是護士教學必修課之一,一直是醫(yī)學高職院校教學重點、難點,本文就其原因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醫(yī)學高職院!秲瓤谱o理學》難學的原因分析
《內科護理學》是一門涉及面非常廣泛又與其他基礎學科緊密聯系的學科,是護理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內科護理學》是重要的臨床護理學科,但同時又是其他臨床護理學科的基礎。然而醫(yī)學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感到內科護理相比其他臨床護理課程要難學,不懂,這是為什么呢?
從內科護理學科本身的特點來看,首先:本課程以抽象的理論為主,實踐的內容相對少?斩吹睦碚撚趾颓懊娴幕A課程如生理、生化、病理聯系緊密,但是等學生學習內科護理的時候,前面的基礎課程內容差不多都忘記了,老師帶著復習也難以回想起來。這就造成了內科理解困難。其次:內科護理的理論內容有些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很多內科疾病本身就沒搞清楚,假設的、可能的內容很多,這又造成學生學習、理解的困難。再有:內科護理不同章節(jié)的疾病有時治療和護理又有相似的地方,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學習上的混沌,混亂。
從學生方面來看,由于高校擴招,高職院校的學生入學時成績普遍較低,基礎差。對于陌生的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缺乏興趣,厭學、抵觸情緒比較嚴重。
從教師的角度上來找原因,現在很多的高職院校的教護理的老師不是護士出身,本身就一天護士都沒有做過,根本就沒有臨床護理實踐經驗,上課也就是照本宣科,理論對理論,空對空,自然枯燥乏味,對于蒼白的、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學生能學的怎么樣,結果可想而知。再者現在的很多學校老師一本書一教到底,各個章節(jié)都是一個老師。這就存在一個弊端,內科是海洋,內容甚廣,一個老師不可能每一系統(tǒng)都很精通,所謂術業(yè)有專攻,必然影響教學效果。
從高職院校的整體實力上看,很多醫(yī)學高職院校的實訓中心不能給學生提供病例模型,不能給學生提供見習的機會,學生缺乏具體的感性認識,剩下的就只有死記硬背了。
2醫(yī)學高職院!秲瓤谱o理學》難學的對策研究
針對上述原因,我們該怎么做呢?
第一,讓內科護理內容變得簡單起來。在教學當中盡量不涉及前沿的沒有形成定論的內容,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主,不是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所以那些“可能”的內容少說為好,要讓學生感覺這門課不難。內科護理涉及面非常廣泛,學生往往看不懂,看不懂就不想看,不想看就更不懂,如此惡性循環(huán)。所以,實踐教學中需要告訴學生只要在一定程度上看懂就可以了,對于結論性內容只要記住就行了,適當地去理解,多背多記,慢慢的就懂了。讓內科護理內容變的更具系統(tǒng)性。加強系統(tǒng)性是為了讓學生能在整體上把握和理解。實際教學中很多同學針對某一細節(jié)、某一問題反復糾結,刨根問底,而忽視了對章節(jié)的整體理解,導致學完一章節(jié)后還是覺得很模糊,不知道要掌握什么。
第二,針對學生基礎差,厭學氣氛濃厚,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倦怠和煩躁,我們可以采用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以老師的講授為主,一本教案加一只粉筆就是老師的全部道具。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形象直觀的表達教學內容,以灌輸為主,學生主動性差,教學效果不理想。現在多媒體教學PPT比較流行,PPT具有形式多樣、界面豐富、信息量大等特點。這中教學方法可以同時把文字、圖像、聲音、甚至影片信息傳遞出去,可以把內科護理內容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在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最強的刺激,優(yōu)化了學生的認知過程,在強化教學效果方面很有幫助。但是現實教學中,很多老師制作PPT的能力不強,單純把PPT代替?zhèn)鹘y(tǒng)的板書,沒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所以建設團隊精品課程顯得尤為必要。除了多媒體教學以外,還可以嘗試情景模式教學、PBL和案例結合等教學方法。所謂情景模式教學就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被護理者和護理者進行有效的互動,達到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有報道認為情景模式教學法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內科護理學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程度[1]。PBL即是基于問題的學習,強調主動學習。老師給學生提供經典的案例,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讓學生去解決問題,并在教材上找到理論依據。最后老師做出分析、總結。這種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理論聯系實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結合PBL的應用,在發(fā)揮PBL的優(yōu)點的基礎上,通過精選的實例,以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達到教學目的,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2]。無論哪種教學方法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實踐能力。可以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實際辦學條件選用。
第三,提高教師素質。很多醫(yī)學高職院校沒有自己的附屬醫(yī)院,或者附屬醫(yī)院的實力很弱,不能給本學院的老師和學生提供臨床基地。所以很多臨床護理課老師只會動口不會動手。打鐵還需自身硬,時代在發(fā)展,知識在不斷的更新,這就要求老師本身要不斷學習,定期參加進修和培訓。
第四,改變傳統(tǒng)的一個老師教一本書所有章節(jié)的教學安排,老師就應該教與其醫(yī)院臨床科室相對應的課程。老師經驗豐富課才會上的生動易懂。
第五,加大投入,大力發(fā)展附屬醫(yī)院,改善教學的條件,增加學生動手實踐和見習的機會。通過見習和動手實踐不僅能鞏固和加深書本理論知識,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醫(y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難學的原因及其策略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轉型定位探究論文12-02
試析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策略探索論文11-21
高職院校師德教育論文11-28
高職院校毽球運動的推廣策略03-19
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論文11-30
探究高職學生英語聽說教學策略03-19
高職院校學生美育教育分析的論文11-29
高職院校新生的入學教育解析的論文11-29
高職院校數學建模實踐教學論文12-05
高職院校英語應用能力調查論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