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權證方式下股權分置流通權的成本計算

時間:2024-08-22 07:51:26 會計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權證方式下股權分置流通權的成本計算

權證方式下股權分置流通權的成本計算 根據(jù)財政部2005年11月14號下發(fā)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即財會18號文(以下簡稱18號文)的規(guī)定,在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時,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東“應當設置‘股權分置流通權’和‘應付權證’科目,分別核算企業(yè)以各種方式支付對價取得的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流通權和企業(yè)為取得流通權而發(fā)行權證價值”,由此可以看出計入“股權分置流通權”的數(shù)額是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而取得流通權的成本。
股權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東支付對價的方式不同,“股權分置流通權”的計算方法也有所不同。股權分置改革中各種主要方式下流通權的成本計算方法如下表:

股權分置改革中各種不同方式下流通權成本計算方法比較表
股權分置改革支付對價方式 流通權成本計算 投資收益的確認 備 注
以支付現(xiàn)金方式取得流通權 按照所支付的金額確認流通權成本 無
以送股或縮股方式取得流通權
按所送股份或所縮股份相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張面價值確認流通權成本

以發(fā)放認購權證方式取得流通權
將權證直接送給流通股東 按股票的市場價與行權價之差額確認為流通權成本 將股票市價與應沖減的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之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
將權證以一定的價格出售給流通股東 股票市場價減去行權價和收取權證費用 股票市價減去應沖減的長期投資帳面價值加上權證費用 當權證費用大于股票市價與行權價之差,則超出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以發(fā)放人沽權證方式取得流通權 將權證直接送給流通股東 將行權價減去股票市價的差額部分確認流通權成本


將權證以一定的價格出售給流通股東 (1):以股票結算:將行權價減去股票市價的差額部分確認流通權成本;(2):以現(xiàn)金結算:按行權價減去權證費用后的差額作為流通權的成本

無 期滿未行權,則將所收取的權證費用沖減“流通權”至零后,余額計入資本公積
以資本公積轉(zhuǎn)增或派發(fā)股票給流通股東取得流通權 按所送給流通股東的股票部分相應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計入流通成本

以向上市公司注入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豁免上市公司債務、替上市公司承擔債務的方式取得流通權 按注入資產(chǎn)、豁免債務和承擔債務的帳面價值作為流通權成本


以承諾方式取得流通權 待承諾實現(xiàn)時按承諾方式的具體實施計算流通權成本


從所列表可以看出,在通過發(fā)行權證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情況下,其流通權成本的計算方法與其他方式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中的流通權成本計算有所不同,即不是以所付出代價的資產(chǎn)帳面價值為基礎,而是以股票的公允市價為基礎。根據(jù)18號文的規(guī)定,當權證持有人行使認購權向非流通股東購買股份,以及以現(xiàn)金結算行權價低于股票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部分時,非流通股東應將行權價低于股票市場價格的差額,計入“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即:股權分置流通權成本=(行權時股票市價-認購權證行權價)×所行權的股數(shù);在通過發(fā)行認沽權證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情況下,當認沽權證持有人行使出售權將股份出售給非流通股東,以及要求以現(xiàn)金結算行權價高于股票市場價格的差價部分時,非流通股東是將行權價高于股票市場價格的差額部分計入“股權分置流通權”科目,即:股權分置流通權成本=(認沽權證行權價-行權時股票市價)×所行權的股數(shù)。另外,在采用認購權證方式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情況下,還存在投資收益的確定問題。在18號文中規(guī)定當認購權證持有人行使認購權向非流通股東購買股份時,應將實際收到的行權價款與應確認的股權分置流通權成本之和,減去應沖減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后的差額部分作為投資收益處理,如果是有償出售權證,結轉(zhuǎn)的“應付權證”余額計入投資收益,而采用其他方式進行股權分置改革則不存在投資收益的確認問題。
例: X公司為一家上市公司,在X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前,公司股本10000萬元(股),其中:非流通股6000萬股(為分析方便起見,假定非流通股份均為Y公司所持有),流通股4000萬股,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30000萬元(即每股凈資產(chǎn)3元),股票市價為5.6元。Y公司對X公司的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股權分置改革前其“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為180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6000萬元,損益調(diào)整9000萬元,股權投資準備3000萬元。X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通過的方案為Y公司無償向流通股東每十股贈送2份歐式認購權證,到期時每份認購權證可向Y公司購買1股正股,行權價4元,Y公司以自己的股份備兌。假設實際行權時正股市場價格為6.5元,每股凈資產(chǎn)為3.6元,Y公司其股權投資帳面余額為
21600萬元,其中,損益調(diào)整由股權分置改革前的9000萬元上升為12600萬元,其他科目余額沒有發(fā)生變化。
根據(jù)X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可知流通股東共可獲認購權證=4000×0.2=800萬份。在到期全部行權的情況下Y公司共收款=800×4=3200萬元。按18號文的規(guī)定方法計算,Y公司取得流通權的成本為=(6.5-4)×800=2000萬元。在以4元的行權價備兌了800萬股的X公司股票后,以每股3.6元凈資產(chǎn)計算,Y公其所擁有的X公司凈資產(chǎn)份額減少了2880萬元(36000÷10000×800=288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減少800萬元,損益調(diào)整減少1680萬元,股權投資準備減少400萬元,應確認的投資收益=6.5×800-2880=2320萬元。Y公司編制的會計分錄是:借記“銀行存款3200”、“股權分置流通權2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2880”(其中,“投資成本800”,“損益調(diào)整1680”,“股權投資準備400”),按上述三個科目余額之差,貸記“投資收益2320”。(如果是以現(xiàn)金結算行權價低于股票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部分,則Y公司共應付給流通股東2000萬元,編制的會計分錄為:借記“股權分置流通權2000”,貸記“銀行存款2000”。)

下一頁

【權證方式下股權分置流通權的成本計算】相關文章:

權證方式下股權分置流通權的本錢計算03-01

股權分置改革對價理論與實務研究03-24

股權分置改革股票定價方案研究03-25

股權分置改革與公司價值的實證檢驗03-24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研究03-18

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得失 啟示與前景03-07

深化股權分置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03-20

股權分置、公司治理與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03-19

股權分置改革對財務治理的影響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