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典舞的訓練方法有哪些?
大家在學習古典舞前,要了解關于古典舞的一些知識,下面yjbys網(wǎng)就給大家總結了關于古典舞訓練方法。
舞蹈的地面訓練,是舞蹈訓練的一種空間占有形式。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在形式上包含了地面訓練。內(nèi)容主要可以概括為柔韌訓練(俗稱為軟開度訓練),力量訓練(又稱為能力訓練),技術、技巧動作訓練三個方面。柔韌、力量、技術技巧是構成舞者職業(yè)生涯的三個主要技術性成分,亦是一名職業(yè)舞者所必須具備和達到的身體基本條件和技術條件。
地面訓練,就是從上述三個方面入手,為舞者身體柔韌性、力量、技術技巧動作的具備與掌握,給予基礎的、全面而系統(tǒng)的訓練。地面訓練之所以成為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由地面訓練所具有的特殊性決定的。
(一)坐姿
基礎訓練中的坐姿是:雙腿伸直繃腿端坐于地面,軀干直立,氣息松弛地存放于腹部橫膈膜處,沉肩,雙手以手指尖為點置放于身體兩側(cè)地面的一種姿態(tài)。它的具體要求是:
(1)后背直立,并在動作過程中保持此形態(tài)。
(2)坐姿平伸的雙腿繃腳,用力意誤集中在雙腳的腳趾尖上,大腿肌肉松弛。
1.繃腳與勾腳
繃腳與勾腳是地面基礎訓練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涉及動作的基本形態(tài),更重要的是動作的用力方法和意識?嚹_與勾腳在訓練的過程中包含著勾繃腳趾,它是一組存在內(nèi)在邏輯關系的動作,一般來講繃腳與勾腳放在一起練習。
(1)繃腳:自腳腕處用力,推動腳弓繃直再依次用力推動腳趾繃向斜下遠處。
準備:坐姿
動作:自踝關節(jié)處發(fā)力推動腳弓向斜下方伸展,再由腳弓延伸至腳趾,形成繃腳。繃腳在動作形式上可有正的,外開的,單腿的,雙腳的。
(2)勾腳:
準備:坐姿
動作:自踝關節(jié)處發(fā)力,經(jīng)過勾腳趾、腳掌,將力量集中在踝關節(jié)處。勾腳在訓練形態(tài)上可以有正的、外開的、雙腳的、單腳的。勾腳的分解練習方式可處理為先做勾腳趾再做完整的勾腳。
2.壓前腿
壓前腿是以坐姿為基本姿態(tài),雙腿并直平伸,雙腿在勾和繃的形態(tài)上,結合平伸手、雙托掌手位,以拉伸柔韌度為訓練目的的一個基本動作。在地面以髖關節(jié)為支點,軀干直立、氣息松弛地存于橫膈膜處,同時向前延伸和向下壓。
準備:坐姿
動作:軀干直立,氣息松弛,雙手經(jīng)平伸手到雙托掌手位,并帶動軀干向腿部貼攏。
教學要求:整個動作過程強調(diào)保持腿部的伸直和軀干的伸展。
3.壓后腿
壓后腿是以坐姿為基本姿態(tài),前腿繃腳吸腿,后腿在外開、繃直的形態(tài)上向后向遠拉伸。上身保持直立,兩眼平視前方,與前腿同側(cè)的手臂置于斜下位,撐地以保持身體平衡。與后腿同側(cè)的手臂形成托掌舞姿,帶動身體向后下壓。
準備:(以左腿為例)坐姿,面向3點或7點,吸左腿,伸直右后腿,右手托掌、左手撐地。
動作:以托掌手為引領,帶動身體向正后方下壓,達到向后向遠延伸至最大限度。
4.壓旁腿
壓旁腿有兩種基本方式:
(1)雙腿分別形成吸腿和旁腿,手位成托、按掌手位壓旁腿。
(2)在橫叉的姿態(tài)上壓旁腿。
準備:(以左腿為例)坐姿,右腿吸腿、后背直立,左腿向旁向遠伸直,雙手成托按掌舞姿。
動作:在準備的姿態(tài)上,以托掌手引領,并帶動身體向直膝伸直的一條腿貼攏。
【古典舞的訓練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古典舞有哪些技巧02-21
古典舞特點有哪些03-23
古典舞的舞蹈形式有哪些?03-20
古典舞有哪些舞蹈形式11-23
拳擊的訓練方法有哪些03-04
搏擊的訓練方法有哪些07-28
古典舞的地面訓練方法03-28
散打常用的訓練方法有哪些03-11
幼兒舞蹈訓練方法有哪些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