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上半年中學教師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仿真試題
點擊查看試題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對一個過分害怕貓的學生,為讓他不怕貓,可以先讓他看貓的照片、談論貓、遠遠觀看關在籠中的貓;然后讓他靠近籠中的貓;最后讓他摸貓、抱起貓,消除對貓的懼怕反應。這是一種( )行為改變法。
A.代幣獎勵法
B.行為塑造法
C.系統(tǒng)脫敏法
D.肯定性訓練
2.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不能決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學內(nèi)容,而是在于他的( )才能達到對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
A.學習積極性
B.學習自覺性
C.要花多少時間
D.智力水平
3.( )是使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的重要條件。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材
D.課程表
4.我國學者廖世承編寫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于( )年出版。
A.1903
B.1913
C.1924
D.1930
5.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具有預見性
B.專家型教師有完善的維持學生注意的方法
C.專家型教師往往較注意課堂的細節(jié)
D.專家型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策略
6.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專著是( )。
A.《大教學論》
B.《理想國》
C.《學記》
D.《論語》
7.“教學教育過程最優(yōu)化”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是( )。
A.馬卡連柯
B.巴班斯基
C.贊可夫
D.凱洛夫
8.校園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質(zhì)文化
B.學生文化
C.教師文化
D.精神文化
9.兒童心心發(fā)展的進程不總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線發(fā)展的,而是時而猛長、時而緩慢,這表明了兒童身心發(fā)展過程具有( )。
A.不平衡性
B.階段性
C.靈活性
D.差異性
10.國家或政黨根據(jù)一定時期的政治和經(jīng)濟的要求,規(guī)定的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思路和發(fā)展方向是( )。
A.教育目標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針
D.教育策略
11.嘗試一錯誤說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納
D.苛勒
12.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的品德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它們屬于品德的(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實物的形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這屬于( )。
A.模象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想象直觀
14.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記住教學內(nèi)容,教師經(jīng)常會傳授給學生一些記憶方法,如把材料縮簡成歌訣等,這稱為( )。
A.復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時間管理策略
15.在所要學習的新材料呈現(xiàn)之前提供一種引導性材料,它在新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觀念之間建起認知橋梁的作用,這種教學策略是( )。
A.先行組織者
B.認知結構
C.比較性組織者
D.固定點
二、辨析題(共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課外輔導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之一。
2.德育的途徑就是通過教學,做到教書育人。
3.率先使用“班級”一詞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
4.現(xiàn)代班級管理強調(diào)以教師為核心建立管理機制。
5.智育就是知識教育。
6.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的效果優(yōu)于單純的重復閱讀。
7.單獨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效果最好。
8.技能是一種本能行為。
9.懲罰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措施,體罰作為一種懲罰措施也可適當運用。
10.常規(guī)性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是絕對的,不可因人而異。
三、簡答題(共6道題,每題5分,共30分)
1.簡述學生文化的成因。
2.簡述美育的基本任務。
3.簡述課程設計的意義和基本要求。
4.簡述促進知識概括的主要方法。
5.簡述動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6.教科書編寫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四、材料分析題(共2道題,每題20分,共40分)
1.劉某是一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特喜歡羅納爾多,于是把頭發(fā)剃成足球式的形狀。第二天來學校上課,剛走進教室,被老師看見,老師便對他說:“你的發(fā)式太怪了,把頭發(fā)再剪剪,恢復正常了再來上課,順便讓你爸爸媽媽來學校一趟。”劉某回家后,將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來學校,學校老師要求劉某剪掉頭發(fā),否則不準許他上課。于是外婆帶他去將頭發(fā)剪成光頭。第三天劉某來到學校,沒想到學校老師卻說哪有學生光頭來上課的,依然不允許他其上課。外婆只好找校方領導,校方也說不準許其上課。家長說:“可否戴帽子上課。”校方說:“不行,等頭發(fā)長長了再來上課。”家長為讓劉某學習,找到教育局領導反映情況,教育局要求學校準許劉某上課,但是劉某在校期間(要遵守學校紀律)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學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劉某光頭損壞學校形象為由依然不允許他上課。運用相關的教育法規(guī)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學原理回答:學校這樣做是否合理?為什么?
2.在一次關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的研討會上,老師們紛紛發(fā)言。王老師說:“在我的課堂上,氣氛比較沉悶,學生很少發(fā)言,即使發(fā)言也只是按照書本的答案回答。”李老師說:“我們老師非常贊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可不知道如何去做。”張老師說:“在學校里,考試是個指揮棒,如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答題時答案五花八門,學生怎能通過考試?”
請根據(jù)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有關知識逐一回答老師們所提出的困惑。
【上半年中學教師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仿真試題】相關文章:
2017上半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題答案06-01
2017上半年教師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答案解析04-28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答案07-11
2017上半年教師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09-29
教師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真題10-09
2016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學仿真試題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