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練習題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練習題,學習需要做題,是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熟練掌握知識點!同時做題還可以鞏固你對知識點的運用!你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練習題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練習題答案 1
1.C【解析】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關心每一個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2.A【解析】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教學行為發(fā)生變化,表現(xiàn)在: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3.A【解析】本體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法等相關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識;實踐性知識即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教育經驗!皩W高為師”“良師必須是學者”強調的是本體性知識,也就是精深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
4.C【解析】加強師德建設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重要工程,是貫徹以人為本的現(xiàn)實需要。
5.C【解析】C項的做法既是對學生的寬容,又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6.D【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說要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其中學生的安全,是他們的人身安全;學生的`健康,是他們的身心健康;學生的權益,是法律賦予他們的權益。
7.C【解析】教師的人格特征與職業(yè)成就密切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還有教師富于激勵與想象的傾向性。
8.D【解析】教師要將自己的職業(yè)當做畢生為之奮斗的事業(yè),托爾斯泰的話就是把熱愛事業(yè)與熱愛學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9.B【解析】教育基本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調整教育內部、外部相互關系的基本法律準則。我國的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0.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guī)定,教師的權利受到保護,不得隨意開除教師。
11.B【解析】任何法律上的救濟,都要以損害的發(fā)生為前提,即使發(fā)生了侵權行為但沒有造成損害,也不存在救濟問題,因此,損害的發(fā)生是教育法律救濟的前提。
12.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13.A【解析】海頓被尊稱為“交響樂之父”,故答案為A項。
14.B【解析】楷書又稱為“真書”或者“正書”。
15.C【解析】根據模態(tài)命題對當關系,不必然P等價于可能非P,故C項正確。
16.C【解析】張仲景是舌下給藥、胸外心臟擠壓和人工呼吸法的發(fā)明者,記載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中。
17.B【解析】在電和磁的研究過程中,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才為發(fā)電機的發(fā)明提供了理論依據,為第二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礎。
18.A【解析】本題考查成吉思汗的成就,成吉思汗在公元1206年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元朝是忽必烈,滅亡了南宋也是忽必烈,行省制度是元朝才創(chuàng)立的,答案只能選A項。
19.D【解析】A項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B項也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C項是辛亥革命的意義。答案選D項。
20.A【解析】“重章疊句,一唱三嘆”講的是《詩經》的藝術特點。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練習題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58 分)
李老師堅持寫 “教育反思日記”,記錄自己一天的教育教學過程和體會,這種做法體現(xiàn)了李老師( )。
A. 善于自我反思
B. 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
C. 學科知識扎實
D. 關心學生發(fā)展
答案:A
解析:寫 “教育反思日記” 記錄教育教學過程和體會,是教師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體現(xiàn)了善于自我反思 。
某中學規(guī)定:教師遲到一次,罰款 10 元;缺勤一次,罰款 50 元。該校的做法( )。
A. 正確,學校有教師管理權
B. 正確,學校有自主辦學權
C. 不正確,學校沒有罰款的權利
D. 不正確,警告無效后才能罰款
答案:C
解析:學校不是行政主體,不具備罰款的權利,罰款屬于行政處罰,學校不能隨意對教師進行罰款 。
下列選項中,與 “曹操和曹植是父子” 判斷類型相同的是( )。
A. 崔健和田震是歌手
B. 王靜和李霞是團員
C. 徐超和周楠是戰(zhàn)友
D. 樊鈴和李捷是醫(yī)生
答案:C
解析:“曹操和曹植是父子” 是對人物關系的判斷,“徐超和周楠是戰(zhàn)友” 也是對人物關系的判斷,其他選項是對人物職業(yè)或身份的判斷 。
二、材料分析題(每題 14 分,共 42 分)
材料:
張老師在語文教學中,總是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各自探索,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大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由張老師講解。一學期下來,很多學生覺得不但收獲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
問題:請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張老師的教學行為。
答案:
張老師的教學行為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值得我們學習 。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促進者。材料中張老師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并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小組交流等方式,提高了教學效果,體現(xiàn)了他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雖然材料未直接體現(xiàn)這一點,但張老師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其實也是在為課程的實施貢獻力量 。
綜上所述,張老師的教學行為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三、寫作題(50 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畫家在一張白紙中間畫了一個黑點,這幅看似簡單的畫在他眼里卻彌足珍貴。朋友不解地問:“為什么你每天都看這幅畫?那不過是個小黑點! 畫家意味深長地說:“生活猶如這幅畫,白色是生活中的快樂,而小黑點就是生活中的煩惱。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快樂,人們往往視而不見,卻對一個小黑點盯住不放,耿耿于懷!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議論文。
答案示例:
《正視煩惱,擁抱快樂》
生活猶如一幅畫,既有大片的白色帶來的快樂,也有小黑點般的煩惱。然而,人們常常忽略了那大片的快樂,而對小小的煩惱耿耿于懷。我們應當正視煩惱,擁抱快樂,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 。
正視煩惱,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煩惱如同生活中的絆腳石,若我們一味地盯著它,沉浸在煩惱的痛苦中,就會停滯不前。貝多芬在雙耳失聰?shù)木薮鬅⿶老拢瑳]有被打倒,而是正視這一困境,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音樂的熱愛,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不朽的樂章 。他沒有讓失聰?shù)臒⿶雷璧K自己追求音樂夢想的腳步,而是把它當作磨礪自己的動力,最終在音樂的世界里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梢,正視煩惱,不被其左右,我們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 。
擁抱快樂,是生活的真諦。生活中處處都有快樂,只是我們常常因為煩惱而忽略了它?鞓房梢允乔宄康囊豢|陽光,溫暖我們的心房;快樂可以是與家人的一次團聚,讓我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快樂也可以是幫助他人后的滿足感 。我們要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快樂,用心去感受它,讓快樂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 。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在田園生活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遠離了官場的喧囂和煩惱,過上了寧靜而愜意的生活 。我們也應該像他一樣,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滋養(yǎng) 。
然而,正視煩惱和擁抱快樂并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正視煩惱能讓我們更加珍惜快樂,而擁抱快樂又能讓我們更有勇氣去面對煩惱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時,不要抱怨,不要氣餒,而是要想一想生活中的快樂,用快樂來驅散煩惱的陰霾 。同時,我們也要從煩惱中吸取教訓,不斷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
生活就像那幅畫,有快樂也有煩惱。讓我們正視煩惱,擁抱快樂,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描繪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不要讓煩惱掩蓋了快樂的光芒,要在煩惱與快樂并存的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讓生命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練習題答案】相關文章:
2016教師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練習題答案10-10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測試題及答案11-02
2016新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仿真題答案10-26
2017下半年中學教師考試《綜合素質》練習題及答案09-11
2016教師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練習題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