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應用題》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
教學重點: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
教學關鍵: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在一個混合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如果混合算式里含有小括號,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
2、把下面的每一組算式合并為一個綜合算式。
(1)17+18=35 35×7=245
。2)45×4=180 280+180=460
(3)270÷6=45 990÷45=22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后,引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學例4。三年級學生要澆300棵樹,已經(jīng)燒了180棵。剩下的分三次澆完,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
。1)讀題,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
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訓練;三年級澆300棵樹,分兩次完成:先澆180棵;再把剩下的分三次澆完。求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
(2)讓學生獨立分步列式解答。
、龠剩下多少棵樹沒澆? 300-180=120(棵)
、谄骄看我獰嗌倏? 120÷3=40(棵)
答:平均每次要燒40棵樹。
。3)引導列綜合算式。
先由學生把分步解答的順序說一說。然后提問:第一步算式的計算結果到第二步算式中做了什么?(被除數(shù))那么,列綜合算式時可以用“以式代數(shù)”的方法。如300-180=120,120÷3=40。第一式的結果是第二式的被除數(shù),把第二式中的“120”換作算式“300-180”,即把300-180的差平均分成3份。
。4)議論并指導列綜合算式。
議論“300-180÷4”:
①在這個混合算式中,按照混合運算的順序,有除有減應該先算什么?(先算除法)
②按照題目的意思要先算什么?(先算減法,也就是要先算剩下的棵數(shù))
、垲}目要求先、后算的順序和混合運算的順序不一致,怎么辦?(加小括號)
2、小結。
前一段我們已經(jīng)學過用分步列式解答應用題,今天教學例4,先分步列式解答,再把兩步計算的算式組合起來,這就叫列綜合算式解答。列完綜合算式后,要注意什么?(檢查要不要用上小括號)以后解答應用題,可以用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綜合算式解答。
3、練習。做練習二十的第6題。
4、討論。分析例4怎樣不通過分步解答,列出綜合算式?
(1)理解題意,找尋已知條件和問題。
(2)強調(diào)從問題出發(fā)思考:要求“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數(shù)量關系是:剩下的棵數(shù)÷次數(shù)=平均每次澆多少棵?
(未知) (已知)
。3)把未知數(shù)用一個算式代替。 300-180÷3
。4)檢查運算順序:要不要用上小括號。 (300-180)÷3
三、小結。在議論的基礎上歸納出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四個解題步驟:
。ㄒ唬┡孱}意,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ǘ⿵膯栴}出發(fā)思考:抓住問題,想數(shù)量關系式。
。ㄈ┝谐鼍C合算式。
。ㄋ模z查要不要用小話號。
四、鞏固。選擇下面各題的綜合算式:
1、第二生產(chǎn)組原計劃生產(chǎn)80臺機器,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6天,每天生產(chǎn)7臺,還剩多少臺?
、80+7×6 ②(80-7)×6 ③80-7×6
2、王老師要批改48篇作文,已經(jīng)批改了12篇,余下的如果每小時批改4篇,還要幾個小時批改完?
、伲48+12)÷4 ②(48-12)÷4 ③48-12÷4
五、作業(yè)。做練習二十一的第7、8、12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應用題》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兩步計算應用題》教案09-09
小學數(shù)學綜合訓練應用題09-28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綜合訓練09-27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綜合訓練(10)09-21
小學解答應用題的方法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