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時間:2024-05-17 17:36:25 藹媚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通用10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擬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通用10篇)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1

  一 保持環(huán)境清潔。 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應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

  二 進行無菌操作前應洗手,衣帽穿戴整潔,口罩遮住口、鼻。(常修指甲)

  三 無菌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器械必須存放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

  四 無菌包一經使用,必須重新處理,滅菌合格后再用。無菌容器一經打開,24小時更換(應注明打開日期、時間)。從無菌包或容器內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原處。

  五 無菌包外應注明無菌包名稱、包內容物名稱及數量、打包人、滅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排放在固定地點。無菌包干燥保存,有效期為7天,過期重新滅菌。

  六 無菌持物鉗干罐保存4—6小時,取無菌物品時,不可跨越無菌區(qū),不可夾取浸泡或消毒物品。

  七 進行無菌操作時,如無菌物品已(疑)被污染,應立即更換,重新滅菌。

  八 避免在無菌區(qū)內大聲談笑、咳嗽、打噴嚏。

  九 為病人手術、治療時,按清潔、污染、特殊性感染的程序操作。被污染的物品與未污染物品需分開,放置在有感染性標記的容器內,不可放在病床上、桌上或扔在地上。無菌物品,一人一用一滅菌。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2

  在病區(qū)護士長的領導下,負責本病區(qū)的護理工作。

  1、 參加晨會、晨間護理及床頭交接班。

  2、 嚴格做好交接班和查對、登記工作。

  3、 保持病房及床單位整潔、整齊、舒適、安靜、安全。

  4、 認真執(zhí)行分級護理制,負責重病人的皮膚護理、口腔護理及生活護理,掌握重病人的.病情變化。

  5、 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的變化,做好全麻患者的術前和術后護理,并準確記錄。

  6、 了解病情,對新入、手術、重危、特殊檢查或病情變化者,書寫接班報告,并認真床頭交班。

  7、 按醫(yī)囑給患者點眼藥水。

  8、 與治療班共同完成靜點拔針工作。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3

  為保證醫(y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使病員能得到充分休息與及時治療,應嚴格執(zhí)行探視、陪住制度。

  1、探視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下午15:00 — 18:00,周六、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5:00——18:00。

  2、危重病人的'家屬可隨時探視。如病情不宜探視者,醫(yī)護人員需做好解釋工作。

  3、為防止醫(yī)院內感染,探視人員進入病區(qū)必須戴口罩,學齡前兒童不得進入病房探視。

  4、危重及大手術病人需家屬陪護者,經主管醫(yī)師同意由護士長辦理陪護證,每位病人留陪住一人,憑證進出,無陪住證者不許留陪。

  5、在查房及治療時間,陪護人員主動離開病房。如需了解病情,待查房結束后,向醫(yī)護人員詢問。

  6、陪護和探視人員需聽從醫(yī)護人員指導,遵守病房制度,保持病房整潔、安靜。禁止吸煙、高聲談話或臥在病人床上,不可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也不可串病房、翻閱病歷和談論有礙病人健康和治療的事項。不可自請院外醫(yī)生診治或自行用藥。

  7、陪護和探視人員必須愛護公物,節(jié)約水電。如損壞公物,需按制度賠償。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4

  1、各種消毒標記明確、完整、必須有名稱、有效日期。標記不清、記錄不全,均不得發(fā)放。每包應粘貼3m膠帶和132℃壓力蒸氣滅菌指示管,測定滅菌效果,未達到要求者,重新滅菌。

  2、保證高壓鍋滅菌結果,每季度一次用嗜熱嗜酸脂肪桿菌作為指示菌,以測定熱力滅菌的效果。

  3、經高壓滅菌后,無菌物品在傳遞過程中應保持清潔、干燥、無污染,消毒室柜子(分為滅菌物品柜、清潔物品柜)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并有標志。

  4、無菌室通風干燥,應向外排風。

  5、室內、柜內清潔、無雜物、無積塵,清潔工具(拖把、抹布等)專用,有標志,應每月用消毒液濕擦抹二次。

  6、專職人員相對固定,入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換鞋,嚴格無菌操作規(guī)程,其他人員不得入內。

  7、接收無菌物品時應檢查標記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潔干燥,監(jiān)測每包3m膠帶是否達到滅菌效果。物品應按順序放置。每月檢查,不得有過期物品。過期或有污染可疑者應重新消毒滅菌。

  8、無菌室消毒合格,空氣培養(yǎng)細菌菌數<500cfu/m3,每月有監(jiān)測記錄。

  9、定時更換浸泡盒內的消毒液。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5

  搶救工作是否迅速,及時,有效,是衡量醫(yī)院業(yè)務技術水平和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志,是醫(yī)療護理工作中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各科搶救工作應由科主任、護士長負責組織指揮,對重大搶救及時提出方案,立即報告有關領導,涉及法律糾紛,要報告有關部門。

  一、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培訓,提高其搶救意識和搶救水平。

  二、搶救時做到明確分工,密切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

  三、每日核對搶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搶救物品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須處于應急狀態(tài)。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四、參加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和搶救常規(guī),確保搶救的'順利進行。

  五、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準確、及時填寫患者護理記錄單,記錄內容完整、準確?陬^醫(yī)囑執(zhí)行時,應加以復核。

  六、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及時記錄護理記錄單,來不及記錄的于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說明。

  七、搶救結束后及時清理各種物品并進行初步處理、登記。

  八、認真做好搶救患者的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

  九、對危重病人應就地搶救,醫(yī)生未到之前,護理人員應根據病情及時給氧、吸痰、測血壓、建立靜脈通道、止血、人工呼吸等應急處置,待病情穩(wěn)定后方可移動。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6

  一、進行無菌操作前要評估環(huán)境,半小時前停止進行塵埃飛揚的活動,盡量減少人員流動。

  二、醫(yī)務人員無菌操作前應衣帽整潔,戴口罩、洗手、備齊用物(備手消毒劑)。必要時戴手套。操作時不可跨越無菌區(qū),疑無菌物品污染時應立即更換。

  三、穿無菌衣后,手臂必須保持在自己的`腰部(或臺面以上),不得面對無菌區(qū)大聲談笑、咳嗽、打噴嚏。

  四、無菌操作時,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牢記無菌觀念,明確無菌區(qū)和非無菌區(qū)。

  五、無菌物品必須滅菌的先后順序放在無菌櫥內,無菌物品應標明物品名稱及滅菌日期。

  六、干式存放的無菌持物鉗應注明開啟時間,使用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各類無菌物品使用后應注明開啟時間,24小時更換。

  七、無菌液體開啟后24小時內使用,注射液體配藥后應在2小時內用完,并注明配藥時間責任人簽名。

  八、無菌物品在有效期內使用,取用無菌物品時必須用持物鉗或持物鑷。開啟的無菌敷料罐等應每日更換。

  九、取無菌容器時,應用手托起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及內面,打開無菌物品時應標明開包時間,超過24小時應重新滅菌。

  十、為病人手術、治療、換藥時,應按清潔、污染、感染、特殊性感染、感染的程序操作、被污染的組織器械及敷料等,切不可與消毒物品放在同一器皿內。亦不可放在床上、地上、桌上。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7

  1、在執(zhí)行無菌操作時,必須嚴格無菌觀念,自覺執(zhí)行各項消毒隔離規(guī)定。

 。1)明確無菌區(qū)與非無菌區(qū)。

 。2)操作前應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洗手。

 。3)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qū)取物。操作者應與無菌區(qū)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污染無菌區(qū)。

 。4)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

 。5)特殊情況或進手術室時按不同要求執(zhí)行。

  2.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包按消毒日期放置在固定柜內,與非無菌包分開放。無菌包用前應再次檢查是否過期,已過期的無菌包嚴禁使用。

  3.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手術室,每月進行細菌培養(yǎng)一次,進行監(jiān)測,并做好消毒和細菌檢測記錄。

  4.各類消毒的無菌容器、無菌包、器械包、無菌罐、輸血器、輸液器等,要有明顯消毒標示并有無菌監(jiān)測手段,有效期一周,超過一周未消毒再次滅菌后方可使用。

  5.各類無菌物品使用時注明開啟時間,24小時更換,干缸4-6小時更換。無菌溶液應根據要求避光保存或冷藏,酒精棉球罐每周更換消毒2次,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在取物時接觸容器外部而污染。

  6.消毒物品要有明顯的`標志,要寫明物品名稱、消毒日期及有效期,一般消毒日期為7天,滅菌物品要定期進行1次細菌微生物監(jiān)測。

  7.遇有傳染病和特殊感染時,病室或手術室及衣物、藥品、器械需進行特殊消毒。

  8.呼吸道感染或有明顯感染病灶的醫(yī)護人員不得進行無菌操作。

  9.將乙肝表面抗原監(jiān)測列入所有住院病人的常規(guī)檢查項目,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做隔離紅“十”標志。

  10.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8

  1、中心所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必須由中心統一采購,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購入。

  2、中心采購時應注意對產品六證一報告確認,并做好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采購、驗收和記錄工作。采購記錄應包括:購進產品的企業(yè)名稱、產品名稱、型號規(guī)格、產品數量、生產批號、滅菌批號、產品有效期等。嚴格保管,上架存放,標記清楚。按照記錄應能追查到每批無菌器械的進貨來源。不得從非法渠道購進無菌器械。

  3、科室在領取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時,應填寫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領取單,并將標注有企業(yè)名稱、產品名稱、型號規(guī)格、生產批號、滅菌批號、產品有效期的產品說明書留存,依次粘貼于科室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領取本中,同時詳細記錄產品數量、規(guī)格和領取日期。

  4、使用前,使用者應對器械仔細檢查。不得使用過期、已淘汰、小包裝已破損、標識不清的無菌器械。

  5、使用時注意觀察,若發(fā)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情況,必須停止繼續(xù)使用,同時保留樣本,及時報告醫(yī)療康復部,并在科室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領取本中詳細記錄。

  6、使用過的.無菌器械,使用者必須及時初步銷毀,使其零部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并在相關消毒液中浸泡消毒作無害化處理?剖颐刻旒小⒔y計、記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毀型、處理登記本。

  7、有條件的供應室應對收集到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及時進行終末毀型處理,并記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毀型物品記錄本。

  8、經毀型機處理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器械碎渣,用黃色特種垃圾代包裝密封后,交市政特種垃圾機構處理。

  9、臨床科室使用無菌器械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時,立刻報告醫(yī)療康復部,醫(yī)療康復部應在事件發(fā)生后及時報告轄市(區(qū))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衛(wèi)生行政部門。

  10、發(fā)現不合格無菌器械,應立即封存,及時報告轄市(區(qū))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不得擅自處理。經驗證為不合格的無菌器械,在轄市(區(qū))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下予以銷毀。

  11、醫(yī)療康復部履行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的采購、管理和回收處理的監(jiān)督檢查職責。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9

  為了保持無菌室的.潔凈、整潔,杜絕菌種工作環(huán)境的污染,保證生產、檢驗、研發(fā)的正常進行,保障人體健康,特對無菌室制定以下制度:

  一、無菌室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微生物專業(yè)中專以上或相應專業(yè)學歷,并在實習結束合格后方能上崗。

  二、無菌室工作人員應身體健康,不得患有肺結核、氣管炎、支氣管炎類疾病,以及腋臭、灰指甲、膿瘡、皮癬、長期皮膚潰爛類皮膚病。

  三、無菌室操作期間,工作人員禁止佩戴耳環(huán)、戒指、手表、手鐲、手鏈、腳鏈、掛件等飾物。不得把手機等通訊工具帶入無菌室。

  四、無菌室應保持干凈、整潔,非無菌室用品不得放入無菌室內。每次工作完后,必須立即清理垃圾,移出不用物品。每周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消毒。

  五、無菌室在使用前,應先打開超凈工作臺上紫外燈和室內紫外燈,消毒30-60分鐘,然后關閉30-60分鐘后,再進入無菌室操作。

  六、進入無菌室工作必須更換無菌衣、鞋,用消毒水消毒手后方能進入,無菌室內用工作衣、鞋、口罩、帽子、載物車等不得在室外使用,室外相同物品不得帶入無菌室內使用。

  七、在無菌室操作期間,盡量減少走動、講話,不得干私活、休息、吃東西、喝飲料。

  八、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無菌室空氣凈化系統、超凈工作臺、紫外線燈的使用方法。

  九、每月必須對無菌室環(huán)境狀況測試一次,如發(fā)現室內清潔度不達標,應立即采取消毒殺菌措施,使無菌室環(huán)境達到潔凈要求,以保證正常連續(xù)使用。

  十、除維修人員外,非無菌室人員不得進入無菌室內。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 10

  一、醫(yī)院所用一次性無菌醫(yī)療用品必須由采購辦公室統一集中采購,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私自采購和使用?剖议_展新項目所需引進的設備、材料等,必須事先向醫(yī)務科申報,經分管院長或院長開會批準后由采購辦公室集中辦理。

  二、設備科采購一次性無菌醫(yī)療用品,必須從取得省級以上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頒發(fā)《醫(yī)療器械生產企業(yè)許可證》、《醫(y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含相對應規(guī)格產品的《制造認可表》/《醫(yī)療器械注冊登記表》的生產企業(yè)或取得《醫(yī)療器械經營企業(yè)許可證》的經營企業(yè)購進合格產品;進口的一次性醫(yī)療用品應具有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頒發(fā)的《醫(y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含相對應規(guī)格產品的《醫(yī)療器械產品注冊登記表》(進口)。購買前必須索取上述證件。

  三、每次購置,設備科管理人員必須進行質量驗收,訂貨合同、發(fā)貨地點及貸款匯寄帳號應與生產企業(yè)/經營企業(yè)相一致,并查驗每箱(包)產品的檢驗合格證、生產日期、消毒或滅菌日期及產品標識和失效期等,進口的一次性導管等無菌醫(yī)療用品應具滅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標識。

  四、設備科專人負責建立登記帳冊,記錄每次訂貨與到貨的時間、生產廠家、供貨單位、產品名稱、數量、規(guī)格、單價、產品批號、消毒或滅菌日期、失效期、出廠日期、衛(wèi)生許可證號、供需雙方經辦人姓名等。

  五、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應統一存放,專人保管。物品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墻壁≥5cm,距屋頂≥50cm;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fā)放至使用科室。

  六、科室使用前應檢查小包裝有無破損、失效、產品有無不潔凈等。對不合格產品或質量可疑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及時報告設備科和院感辦。

  七、使用時若發(fā)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guī)定詳細記錄,報告院感辦和設備科。

  八、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輸液器、輸液針、靜脈留置針等,由器械庫向全院統一發(fā)放與管理,各科室使用后按感染性/損傷性醫(yī)療廢物的管理要求進行處置。供應室不得回收廢棄物。

  九、一次性血液透析器、接入導管不得重復使用。使用后按感染性/損傷性醫(yī)療廢物的`管理要求進行處置。

  十、對骨科內固定器材、心臟起搏器、血管內導管、支架或介入性醫(yī)療器械,建立詳細的使用記錄,器械的條形碼應貼在病歷上。

  十一、院感辦履行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的采購、管理和回收處理的監(jiān)督檢查職責,每月檢查一次。加強對臨床、醫(yī)技科室等使用中的消毒藥械和器具的監(jiān)督檢查,保證消毒產品使用安全。

【醫(yī)院無菌操作制度】相關文章:

實驗室無菌操作規(guī)章制度07-27

無菌管理制度04-22

電工安全操作制度12-13

食堂安全操作制度03-26

前廳收銀的操作制度07-14

安全操作規(guī)章制度12-14

設備操作管理制度04-22

操作中心管理制度03-17

司爐工安全操作制度12-13

加工操作管理制度08-20